2)121 恨别离 9_快穿之守灯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个掌柜庄头,拿着账单唱读。

  外面的读完,里面就出了数字,一看就不是好糊弄的。

  而且,天南地北的店铺掌柜都在,账目相互印证,哪里出问题很容易就被揪了出来。

  郑芸娘刚理事两年,问题多多。

  她不急不躁,一条条的命令下来,把这些人梳理的老老实实的。

  宋淑云坐在旁边看的一头雾水,换成以前,她一定左耳听右耳冒。

  可郑芸娘已经累了一天了,每晚等人散了以后,还要问她这中间的过程以及账目上的问题。

  宋淑云不够聪慧,也就仗着自己多了几年的见识,才能勉强应付。

  人情世故方面倒是好一些,毕竟年纪摆在那里,总要比七八岁的孩子强一些,但也没强到哪去!

  郑芸娘愁坏了!

  经常在宋淑云面前感慨,娇儿啊,真是像极了那个周四郎啊。

  宋淑云:……

  她总觉得郑芸娘想说的是:这孩子的智商啊!真是像极了你那短命的死鬼老爹啊!

  转眼间便到了新年。

  新年只有两个人,不能贴对子,也不能贴挂钱,只在门口挂了两个红灯笼。

  没有鞭炮,也没有烟花,两个人吃了年夜饭,郑芸娘教宋淑云玩叶子牌,宋淑云为了逗郑芸娘,总是故意出错,和她闹做了一团……

  这样冷清的新年都像是多了许多的烟火气。

  过了初二,陆续便有人上门拜年了。

  郑芸娘也早有准备,一把一把的银瓜子送了出去。

  两人还在孝期,也没有出去拜年,节礼年前已经送出去了,所以过了初十周家便清静下来了。

  宋淑云又开启了一轮欲仙欲死的学习。

  记忆中,周娇这时候已经开始学习刺绣和琴棋书画了。

  可宋淑云还停留在识字和练字上……

  现代人在古代也没有什么优势,连应试教育都过不去,还能在一群学识渊博的古人手下出头!

  想的真美!

  而且宋淑云记性只能说还凑合,但忘性却堪称一绝!

  那些背过的古文,过两个月再回去读,跟新的一样……

  流光也没比她强到哪去,一人一系统都一样的水,连作弊的机会都没有!

  宋淑云在这个世道停留的时间太短,不懂这里的语言逻辑,学起来相当吃力。

  只能用勤能补拙来欺骗自己。

  转眼间,三年孝期过去了。

  宋淑云也终于在周娇十岁的这一年,点开了刺绣技能。

  郑芸娘的刺绣与传统刺绣有许多的区别,针脚上讲究细密,颜色的过度只依靠丝线本身的颜色,并不通过针脚的疏密体现。

  双面绣用的是双色双针上下两面同时刺绣,对于绣者的基本功要求极高,若是几针同时绣错,连剪掉都不行。

  不过那距离宋淑云还十分遥远,宋淑云绣一朵巴掌大的牡丹,还要五六天呢!

  以她的资质,怎么也要绣上几千朵牡丹才能尝试这种双面绣法。

  估计这个位面她是没有机会达到匠神级了,只能每天都把自己的心得整理下来放在空间之中,希望以后到了那个清闲的位面,可以有依可循。

  清明一过,宋淑云就被郑芸娘送去了女学。

  女学里的学生,都来自余岭有头有脸的人家。

  周娇当年倒是个风云人物,但那是建立在人家八岁就能点开琴棋书画的前提下的!

  至于宋淑云,每天回家还要抽出时间看看书,才能勉强跟上女先生的进度。

  念书的日子都是让人崩溃的!

  尤其是对于学渣而言。

  不过好在,女学学的东西并不多,像是八股文啊,四书五经啊,策论啊,二十四史啊……统统不学!

  学的大多数都是诗词歌赋一类,宋淑云凭借着剽窃,才算是稳住了周娇小才女的名声。

  不过她剽窃也剽窃的很严谨,毕竟记忆中的诗就那么几首,用完了可就没有了!

  日子过的平平淡淡的。

  一晃周娇便十三岁了。

  宋淑云来到这个位面已经六年了,她已经改掉了身上很多来自于苗佳的习惯,将自己慢慢的融入到了周娇的生活。

  她也明白,自己六年都没什么动静的任务,这时候终于要开始了!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