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八章 古城之下_气御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土层被大量掀开之后温度上升的越来越严重,单纯的刮风已然无法降低温度了,黑族众人无奈之下只好作法降雪,黑族使用法术降下的雪花还没有落到地面就被高温融化,很快就搞的古城区域雾气腾腾,雾气遮挡了众人的视线,黑族只好分出数人起风散雾。如此一来黑族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十几个人连带申水寒几乎是片刻也不敢停歇,因为只要他们的法术稍微有所停滞,众人就会被迎面而来的热lang烫的哇哇『乱』叫。

  黄族众人负责给养粮草,这个貌似轻松的工作让那三头巨象搞成了如假包换的苦差事,众人的食物和饮水需求量并不大,但是那三头巨象每天要吞食大量的青草,高温作业饮水的需求量也成倍的增长,因而黄族众人每天都需要骑乘着各自的坐骑频繁往来,整个古城兽嘶鸟鸣,搬粮运水,你起我落,忙碌之极。

  随着地表的土层逐渐被移走,地下建筑也逐渐显『露』了出来,整个地下建筑是围绕着一处巨大的火山口建造的,那只巨大的绞盘的作用是将铜矿石送入火山口融化冶炼之后将铜水再提拔出来,绞盘外围散落着大量的矿石和铜鼎的半成品,这些半成品的样式和大小与大禹九鼎的样式有几分类似,大小却要小上许多,由此可见大禹九鼎当初也并不是一次定型,而是逐渐试探着熔铸的。

  除此之外整个地下建筑犹如一座大型的翻砂冶炼厂,铜水被提拔上来之后会倒入地面的斜形凹槽,凹槽宽达三尺,深有两尺。倒入凹槽的铜水通过凹槽流入位于地面之下的大型沙池。巨大的沙池里全是细如粉尘的细沙,细沙的作用就是衬托铜模定型青铜鼎,沙子越细青铜鼎的光亮度和光滑度就越高,这一点与现代的冶炼技术有几分相似。

  在整体搬移的过程中我一直刻意的观察着下方的情况,这里只是冶炼青铜的地方,自然不会有什么金银珠宝的存在,我首先要确定的是轩辕剑是不是在这里,等到根据气息确定了轩辕剑的确藏在火山口之后便开始试图寻找伯夷当年拓印铜鼎天书时使用的泥胎,可惜的是最终一无所获,看来伯夷并没有将那半边泥胎留下来,铜鼎天书的线索到这里彻底断掉了。

  《左传?庄公十年》里有句话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种情况用在我们身上也合适,前几天进度最快,随后几天由于众人都极为劳累,工作效率开始逐渐低下,等到最后几天众人都是心有意而力不足了,连那几头巨象也出现了疲劳的迹象。

  搬移工作整整持续了半个月,比我先前预期的足足晚了五天。红族的族人完成了任务之后立刻着手从古城东侧开辟草场,许霜衣见他们如此疲惫,于心不忍,便抬手放他们离去了,剩下了黑族和黄族众人开始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而我们所谓的准备其实就是休息,人休息,动物也休息,尽管我心急如焚,但众人的确太累了,接下来我们要近距离的靠近火山口了,黑族必须全力作法才有可能将温度降到人体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而那三头巨象也必须竭力拖拉才有希望拉动那已经多年未曾转动过的巨型绞盘。

  原定休息三天之后再进行的工作在第二天清晨就被迫动手了。

  之所以会提前是因为凌晨时分我感受到了师门的召唤……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