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五章 合作愉快,和气生财_重生浪潮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辰不愿意节外生枝,如果为了这点区区的授权费跟邬江星闹的头破血流,最终甚至导致一拍两散,这种风险他不愿意冒,也没必要冒,简直就是丢了西瓜,捡个芝麻。

  毕竟做生意,和气生财吗。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所有权他拿的多了,他自然在04机上的话语权就多了,那么如果他有意控制下,04机的技术会扩散的慢一点。

  但他真不在意,说实话,真不是他小觑那些国营企业,91年12月份就已经宣布04机研发成功了,可是到了93年年中才说04机可以产业化,量产化。

  区区一个投入实际生产,竟然能花一年半的时间,他真是醉了。

  可以说这些国企,真的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说起来,方辰自己都觉得无语和可笑,最开始是洛州电话设备厂,杭城通信设备厂,燕京有线电厂,春城通信设备厂等八家国企。

  这八家国企也学朗讯,爱立信西门子这八家国外通信企业圈地盘,洛州电话设备厂的地盘在陇原,燕京有线电厂的地盘在塞北,春城通信设备厂的地盘在东三省,杭城通信设备厂在南方市场根基深厚,这都是他们当时所谓的王牌市场,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后来04机的技术进一步释放,增加了润州邮电厂,湘江邮电设备厂等五家企业。

  最后生产04机的企业,最多时达到了二十多家。

  虽然他能理解04机技术释放的迫切性和必须性,但不得不说释放的太多,太急功近利了,或许对于技术拥有方来说,多一家生产企业,多生产一台04机就能多收一份费用。

  对于国家和电信局来说,更存在能少买一台国外的通信设备所带来的外汇压力,更少了因为爱立信,朗讯八家国外通信设备企业,各自制式不同所带来的弊端。

  这八家通信设备企业凭借着各自的技术壁垒,不但单用户价格高,软件升级以及售后服务维护费高,而且因为彼此之间技术不互通,一度造成了华夏通信市场的混乱,并为此让华夏电信运营商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毕竟技术不互通,你这个机房装谁家的通信设备,以后就必须用谁家的,用别家的不是不能用,但用起来太麻烦了,成本太高,然后就是因为如此,朗讯,爱立信这些国外企业才得以在华夏的地盘上跑马圈地。

  这八家企业在华夏的电信地图上涂满了各种颜色,各自雄踞一方,宛若清末民初之时。

  但04机这样的布局,却使得技术,研发,生产脱节,各个厂家在销售上各自为战,自相残杀,弊端突显。

  说个不好听的,这就是自己和自己竞争,自己打自己。

  结果打到最后,大家都没钱挣。

  虽然95年巨龙在成立之后采取了文件,技术,销售,管理,售后服务的五统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