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四章 聚成大猪圈方便割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真的全面改漕运为海运,这无疑是一条好路子。

  将来若真的完全改海运,一年就算江南的漕米五百万石,就算全都沉没了,只要海军能保证“射程之内皆能自由贸易”,也就不过区区三四百万两白银而已。

  朝廷收不上来钱,不代表民间没有钱,只要能把这些钱集中起来,哪怕不巧取豪夺,真要出了事,也能立刻征用……

  李淦听刘钰说过不少次对英国的“吹嘘”,最让他不安的吹嘘就是英国岁入2100万两白银。

  现在英国并没有印度,李淦实在想不出怎么能搂出来2100万两。他更难以想象即将到来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国就募集到了5000万英镑的国债,相当于一亿五千万两白银,够大顺不吃不喝不算利息还五年的。

  而英国那边发行国债的事,李淦也是听刘钰说过几次,知道英国真要开战,随时都能从民间借出一大笔钱。

  现在刘钰说到把资金聚集在松江,真要是缺钱了可以方便借钱这事,李淦更是心动。

  “你刚才说,若是朝廷急用钱,白银都聚集在松江,那又如何才能把这银钱借出来?若是强令商贾助捐,恐难矣。”

  “你亦知国朝开国事。当年太祖皇帝入京,权将军拷掠京师便有钱,之前要求助捐的时候却弄不到钱。难不成到了我朝,这人便转了性子?”

  一般来说,朝廷还是要脸的。正常都会拿特权换银子,比如捐钱补个监生之类,而科举制之下的监生身份又是有特权的,其实就相当于是卖官鬻爵。

  可真要到需要不要脸的时候,科举的这个身份就很存疑了。与政府绑定,若是政府完蛋了,那这监生还有用吗?

  前朝覆亡的残酷现实,足以证明很多人舍命不舍财。是以李淦想知道刘钰说的弄钱,是怎么个弄法?

  他倒是能隐约感觉到,大量的资金集中在松江府,想要借钱肯定比分散到全国各地去借钱容易。

  刘钰道:“臣请试举一例。”

  “若如膺惩倭国,开战需要钱粮。陛下只需一句话:对倭开战后强迫倭国开国贸易,垄断对倭贸易权便可抵押。”

  “威海的海军舰队到松江转一圈,放上几炮,懂行的就会明白,我军必胜。”

  “是以假使出售五年,顷刻间便能募集出三五百万两。”

  “而且,不动小民,不经漂没,没有损耗。甚至不需要对外募集,只需要如今对倭的贸易公司一家,就足以募集出来。”

  “如此,不用国库一分钱。膺惩倭国,又可叫倭国赔款,这些钱便入了国库内帑。不但不花钱,还赚钱。”

  “日后对倭贸易日益发展,五年之后,只怕一年售卖百万两亦非难事,如此又可增岁入百万。”

  “这是一种办法。”

  “还有一种办法,陛下如今手里捏有不少股票。日后资本富集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