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四章 木牛流马(十)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荆楚,这也是铁路之于皇权的意义。

  最终放在第一条铁路到底应该修到哪,这件事也就可以说的很清楚了。

  黄河决口,是有规律的。

  从宋开始,黄河决口就是在河南、鲁西南这个范围内,反反复复。

  曹县、菏泽、兰考、郓城,就这几个地方,基本上只要决口,肯定就是先把这边冲一冲。

  大顺的百姓读《水浒》读的非常喜欢,但大顺的百姓,其实是不知道什么叫八百里水泊梁山的。

  因为写《水浒》的时候,八百里水泊梁山,真的存在。

  而大顺的百姓看《水浒》的时候,因为漕运,一条大堤出现在黄河北岸,加上明顺以来一直默许的“保北不保南”的保漕运的治水策略,梁山泊的八百里已经成了个传说。

  这个变迁,是现实的统治的选择。

  而于此时的现实之下,真要是黄河北决,大顺会选择让黄河复南吗?

  让黄河在大顺的财税重地泛滥?

  这本身,就是一个和当初为了保漕运而默许的“保北不保南”一样内核的选择。只是形式因为现实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

  大顺已经开始修一条类似于太行堤之类的东西了,只不过这个太行堤,是在河的南边,而不是北边了。

  “由今之河,无变今之道,虽神禹不能为功。使南河只可迁延日月,无药可治,人力纵不改,河亦必自改之”。

  这基本上已经是大顺这边,在解决了运河问题之后,破开了讳疾忌医的这个伤疤之后,有识之士的共识了。

  只不过,这些有志之士,过于“有识有胆有魄”了,琢磨着有钱的话,不如直接挖一个从北边入海的河道,人工改道得了。反正人力纵不改,河亦必自改之,挖呗。

  大顺吸取宋时教训,并不认为人工挖一条黄河河道,是大顺现在能搞明白的工程。瞎鸡儿挖河,这个风险太大。

  而如皇帝所言,黄河不会闲着没事干决口的。

  大顺在解决了运河漕米问题之后,治河的效率比以前要高。伴随着玉米、高粱等秸秆作物的普及,修堤坝的材料也比以前丰富了。

  所以,皇帝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黄河决口,那么这不是只考虑黄河决口的事。

  而是显而易见地,河南等地,肯定是遇到了大洪灾了。

  小洪灾不至于搞出来黄河决口。

  届时。

  上游是洪涝。

  到了开封菏泽一带,则可能是黄河决口。

  而淮河的洪泽湖问题,大顺也只是凑合着解决了一点点,实际上水位依旧高,淮河上游泄洪还是有问题。

  也就是说,一旦出了这个事,必然是一场波及淮河、安徽、河南、鲁西南、冀南、鲁北等大片地区的大灾。

  按照自古以来的经验,一般来说,河南水灾,一般都会伴随着安徽水灾。而这一次还要考虑黄河决口,还要加上个山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