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一三章 传承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念,实际上也是在大顺的影射显学“管仲”的问题上,表达了自己的立场、站好了自己的位置。

  这是颜李学派对“圣人”这个概念的定义,即,通儒即圣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圣人。

  圣人是可以追的。如同大顺认为三代是可以追的,只要“考试”合格。

  正所谓【学者,学作圣人者也。人须知,圣人是我也做得。不能做圣,不敢做圣,是无志也!】

  这个,问题倒不是太大。

  主要还是一个现实问题。

  圣人是“通儒”。

  可凡人、普通人,做不到“通儒”怎么办呢?

  一派认为,要修德。

  一派认为,愚夫愚妇悟了就成圣,圣道就在日用之中。

  颜李学派则认为,通儒是最高水平,而通儒之下,按照水平不同分为甲乙丙丁等级的儒生。

  关键还是在“艺”,不是说不重视德,而是“德”需要在功中体现,而艺是功的基础。

  如果你可以,那你做通儒。

  如果你通不了,可以从几十门专业里选一门。

  如果你连独立精通一门都做不到,没事,好比红白事。你觉得同时会红白事学不懂,没关系,你学白事儿、张三学红事,这总是能学会的吧?

  同理,铸铁,你不能一个人铸铁。没事,你学翻砂、张三学做模、李四学退火、王五学鼓风……

  只要你学的东西,能够利济苍生,你就算是儒了。

  那么,“管仲”,便不再是仁不仁的问题啦。

  而是管仲虽然不是“通儒”,但可以算作甲等儒;王安石用申商之术,肯定也不是“通儒”,但也可以算作甲等儒。

  兴国公虽然不懂经典,距离通儒远了去了,而且德行有问题,但“乙等儒”是没问题的。

  而这,也就出大问题了。

  其实早在大顺开国之初,颜李学派的想法,就已经被很多人攻讦了。

  这是儒学自身哲学逻辑的问题,颜李学派这一套东西,按照儒学的逻辑,实际上是在做无用功。

  而且,有一个专有名词。

  叫“格物是为了格物”。

  但按照儒学正统的哲学理念,格物的目的,格物致知。

  是需要和儒家经典相印证的。否则,你这根本就不是儒学,也实在格物致知,而是格物为了格物。

  好比数学,如果研究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数学,那么数学就不再是六艺里的“数”,这就是格物是为了格物。

  而颜元自己,也说,学习躬行经济,儒本业也。舍躬行经济之本业,而张口经书、闭口经书,宋明之儒也,非唐虞三代之儒也。

  经书稍微读读就行,关键是在实践中,领会儒学的真正含义。

  所以,颜李学派,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带有病根。

  要么,冒天下之大不韪,说自己不是儒学,不用儒学的体系。那么,承认自己不是儒学,那么也就没有“格物是为格物”的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