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_跑出我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米-70米可以达到秒,但到了最后的80米-90米阶段秒左右。

  如果速度耐力更好一些,保持速度更强一些,稳定住巅峰的速度,很可能再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成绩。

  而亚高原地区,由于海拔关系,在这一高度能够既能保证短跑无氧训练的需求,能最大限度地产生乳酸,提高机体耐乳酸能力,从而提高无氧运动能力,对于后半程速度耐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在此高度训练因为机体水分和脂肪损失不太大,可通过营养学手段进行恢复。

  这些都是之前李志忠和袁郭华、张平秋,以及其他教练组讨论训练计划时谈到的一个要点,当然具体的训练方案和训练计划,还要等李志忠抵达滇南之后才开始。

  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在做训练的尝试。

  到了苏祖这个程度的水平,除了常规的体能、力量和速度训练外,教练组已经陷入到不知该继续往前如何训练的境地。

  能够拿得出手的,都是普通的训练手段。优化技术,改善跑法,弥补薄弱项,但在根本上提升短跑能力没有几个人有经验的。

  研究的理论毕竟还是需要实际践行才能够有真实的效果反馈,而且当前国内的短跑运动员面对的主要问题,其实也是中后半程保持速度的水平不够,也就是速度耐力比较差。

  在前面一二十米的爆发,国内其实还是有不少优秀的苗子,像陈建、沈运保,在前半程起步加速的水平都比较好,但很难稳定速度。

  这也印证了当前日本几名较为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主要都是从400米和200米逐步转到100米上。

  围绕着苏祖的课题组,也是尝试一些比较新颖的理念。如果能够证明在亚高原训练对于速度耐力的提升是行之有效的,后期可能也会列入田径队短跑项目的重要训练计划。

  ……

  濠江体育场。

  林邦站在体育场入口外,正盘算着今天上午接的那个邀请电话,国内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想挖他过去当体育版的编辑。

  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像他这样的纸媒记者多少有些岌岌可危的的感觉。例会的时候,已经不止一次两次常听到销量又下滑的的字眼。

  他进入这个行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几次抢拍到苏祖的照片和关于苏祖比赛的报道,还是引起了一些同行的注意。

  “小林,你也来了啊!”

  林邦正想着今后的出路,旁边一个声音响起。

  “嗨,是罗哥啊,你这次也过来了。”

  林邦看向来人,登时脸上露出了职业化的笑容,热情地打招呼道。

  来的和他一样是同行,罗勇,都是体育媒体的记者,不过报道的侧重点略有些不同,他偏向田径版块,这一两年随着苏祖刘阳宇等运动员的成绩节节攀升,国内关注的人多,各种大小田径赛事也都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