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九章 蓟都风云(第三更)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格。

  所以仅仅是片刻之后,其中最老资格的、坐在那里都给人一种随时随地会死掉的老臣就颤颤巍巍的开口了:“昌国君一身征尘,想必是刚刚从战场归来,不知道如今战况如何啊?”

  乐间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赵齐联军实力强劲,吾军已败,最多不出五日,蓟都便将会被赵齐联军包围。”

  “什么?”乐间的话瞬间就好像点燃了火药桶一般,将大殿之中的气氛直接炸裂。

  几名老臣的脸上都露出了愤怒的神色,伸手指着乐间开始斥责了起来。

  “昌国君,汝作为燕国相邦和领军主将,要对此次败仗负有最大责任!”

  “昌国君,若不是汝去年一意孤行背叛和赵国之间的盟约进攻齐国,如今的燕国亦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昌国君,燕国之所以由此,全是因为汝的错误所致!”

  一张张嘴巴开开合合,无数指责的声音在乐间的耳边回绕,口水都要喷到他的脸上了。

  乐间默然不语,但是右手却紧紧的握成拳头,上面青筋毕露。

  老臣们见乐间被自己驳得哑口无言,于是一个个气势更盛,干脆将头转向了燕太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太后,臣请罢黜乐间相邦之位,另择贤能!”

  “太后,臣附议!”

  “臣亦附议!”

  燕太后看了看这些群情激奋的老臣,又看了看一言不发的乐间,心中暗自叹息,缓缓开口问道:“乐间,汝可有何话说?”

  乐间嘿了一声,脸上露出了奇特的笑容,缓缓说道:“太后,臣的确有话要说。”

  “那便说罢。”

  乐间清了清嗓子,道:“臣听说,有一位上大夫里通外国,暗中和赵国人结好,其在武阳城之中的二儿子更是多次出入邯郸女闾,曾当众宣称愿为赵人不为燕人。”

  “臣还听说,有一位亚卿暗中收受箕子朝鲜王所送的美人和财物,因此在朝议之中大力反对太后派军出征箕子朝鲜的意见。”

  “臣更听说,有一名中大夫借助自己曾为渔阳城守的便利,暗中和东胡人进行贸易,所获利润极其不菲,由此在武阳城中建起了一座极为奢华的宅邸。”

  “臣又听说……”

  乐间不停的一桩桩一件件说了下去,每说一件就会有一名在场的燕国老臣脸色大变身体颤抖,个别人看上去更是似乎要马上就晕倒过去。

  足足过了半天之后,乐间才将所有的事情都全部说完,接着对面前的燕太后行了一礼,道:“回太后,臣的话说完了。”

  大厅之中一片死寂。

  燕太后的脸上露出了怒容,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几乎已经要无地自容的几名燕国老臣,沉声道:“诸卿,这昌国君的话可都属实?”

  虽然燕太后年纪轻轻,但是却已经和其母赵威后一般有了一种威严的气势,这么将目光一扫之下几名燕国老臣立刻就感到了强大的压力,忍不住纷纷跪地求饶。

  “太后,老臣知错,老臣知错了,请太后饶命。”

  “太后,老臣也是一时糊涂啊,请太后看在老臣忠心耿耿的份上恕老臣之罪。”

  “太后,……”

  大厅之中一时间充满了求饶之声。

  燕太后俏脸寒霜,完全不敢相信这些一个个看上去如此忠心为国的所谓老臣们竟然能够做出这些事情,有心想要大发雷霆,但最终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冷冷的说道:“好了,汝等都先下去吧。”

  几名燕国老臣再无之前的威风,一个个灰溜溜的离开了这座大殿。

  燕太后看向乐间,目光在乐间脸庞上的几处小伤口上停留了一下,这才用远较刚才要温和许多的语气问道:“真的打不赢了?”

  乐间低下了头,道:“回太后,是臣无能。”

  燕太后幽幽的叹了一口气,道:“老妇和赵王乃是一母所生,他的野心老妇是知道的。本以为他不过乃是志大才疏之人,却想不到赵国竟然能够在他的手中发展的如此境地!所以现在就只能够和赵王议和了罢?”

  乐间十分艰难的点了点头,道:“回太后,割地求和应当是唯一的办法了。”

  大殿之中又是一片寂静。

  良久之后,燕后的声音再一次的响起了。

  “既然如此,那汝还在等甚么呢?今日便向邯郸派去使者吧。”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