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 远东根基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步的钏路港不多的产出了,这个地方的煤炭质量一般,但采掘条件还算可以。是东岸控制区内除黑水港外第二处产煤地点;此外附近大片森林里的木材、海里出产的秋刀鱼,以及当地利用煤矸石和泥炭制作的蜂窝煤都是重要出口产品。勉强维系着该地脆弱的拓荒经济。

  钏路港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其城内外十数公里的范围内现已经有了总计约七千余名男女老少,农业上以土豆、牛羊及海货为主,工业上以煤炭、木材出口作为支柱,日子过得不好不坏——拥有虾夷地三十年垄断专营权的东岸日本公司在连续亏损三年之后,至今尚未回本呢,也许只有等今年最后一笔固定资产投资(钏路港码头建设)完成后,这家志在开拓虾夷地的企业才能够扭亏为盈吧。

  想当年,日本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主持公司实际运作的陈硕以及他的老师兼后台魏博秋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他们打算一到两年内就要扭亏为盈,并占据钏路港及其附近老大一块区域、同时移民超过两万。但如今看来他们真的是过于乐观了,钏路港在第一年甚至只移了四千多名来自山东青州府的明人,但年底一场突然爆发的疫病使其在短时间内减员了三分之一。然后便是接踵而来的粮食不足、物资不足、资金不足等危机,东岸日本公司一夜间似乎就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关键时刻还是邵树德拉了这个公司一把,他把黑水开拓队应在两年内陆续支付的二十万银元股本金一次性划到了日本公司的账上,同时还原价回收了东岸日本公司当初购买的四千余名青州府移民(五元/人)——日本公司之前预计过于乐观,现在根本无法消化如此之多的人口——使其能够轻装上阵。

  就这样,日本公司修改了原定的庞大计划,开始脚踏实地地在钏路港埋头拓荒了起来。邵树德这边对其也颇为支持,不断将部队抢掠来的战利品中一些自己用不了东西半卖半送给了日本公司,同时大力采购该公司当时唯一的出口商品煤炭——为此甚至规定黑水地区民用煤炭采购悉数转向东岸日本公司——当然船用燃煤依然使用质量较佳的黑水精煤,而不是质量次一级的钏路煤。

  如此多方呵护之下,东岸日本公司这家殖民康采恩企业才在严酷的环境中缓过了一口气来,并渐渐在虾夷地站稳了脚跟。到了去年(1650年)下半年后,随着宁波府逐渐被整合进黑水经济圈,东岸人手头掌握的市场容量得到了急剧扩大,钏路煤矿出产的煤炭、优质木材销售前景被人看好,因此很快吸引到了更多的手有余钱的军人投资该公司发行的长期债券。资金充裕的日本公司顿时抖了起来,他们开始了钏路港二期移民,准备充实本地的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