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五十二章 分封与郡县_秦时之七剑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并非确定的帝位继承人,因此也在分封之列。

  分封之事告吹,他的封地自然也就飞了。

  是故古寻才会以此调侃于他。

  扶苏倒是不在意什么封地不封地的,不过他心中对于分封制和郡县制却有着自己的思量。

  或者说,疑虑。

  他想了一下,有些犹疑的向古寻说道,“老师,我对于郡县制,有些……担心。”

  “哦!”古寻眉头一挑,颇为意外的问道,“担心什么?”

  “父皇嘱意郡县制,希望收束地方权力,归于中央朝廷,也就是老师你说过的……中央集权,这一点我理解。”扶苏面带忧色的回答道。

  “但是……如今我大秦国土纵横逾三千里,天下共有四十余郡,上千个县。”

  “如此广袤的土地,一应事务尽归于中央朝廷,尽管地方会自行处理一部分,可剩下来的,未免还是太多了。”

  “中枢朝廷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

  “尤其是……父皇……”

  以前秦国的国土面积才是现在的一半不到,嬴政就已经忙的每天快连休息的时间都没了,更遑论现在。

  扶苏的担心并非是杞人忧天。

  事实上,嬴政比小他三岁的刘邦早死那么多年,和他忙于处理政务这一点绝对脱不了干系。

  哪怕古寻不知道历史,以他的医术一看嬴政那个状态心里也大概有数了。

  这个问题,其实责任应该算在嬴政自己头上,把权力抓的太紧,太细致了。

  后世的皇帝,大都需要小心翼翼的平衡朝堂上的各方势力,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他们下放了权力给朝臣。

  而下放权力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治理不了庞大的国家……即使能,也坚持不久。

  口含天宪,朕即帝国的嬴政,可以说尽收天下权力于己身,没有任何人能挑战的他权威。

  而这,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相较之下,直接将权力彻底分裂成一份一份的分封制,对于天子来说就要轻松得多了。

  古寻沉吟一下,没有对扶苏的话发表意见,而是先问了一句,“所以你更喜欢分封吗?”

  扶苏摇了摇头,“廷尉大人的话不无道理,自春秋以来的数百年战乱,和周王朝的分封旧制脱不了干系。”

  “中央天子的权威若是一直都在,尚还好说,一旦有变,只怕春秋之事,立刻就会再一次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无论如何,这绝非好事。”

  “我不倾向于分封,但是郡县……父皇的身体,我很担心。”

  “嗯……”古寻思考了一下,回答道,“这个问题,我很早以前就跟你说过了。”

  “想要搞中央集权,就必须学会分权。”

  “地方的权力,中央的权力,乃至皇帝的权力,都要既集中,又分散。”

  “向上集中,两侧分散。”

  “帝国现在的情况就是,过于集中。”

  “一方面,权力的分散几乎没有,另一方面,向上集中的情况又过分严重。”

  “数千万百姓全系于你父皇一人身上,勒也把他勒死了,当然危险。”

  扶苏眉头紧皱,反问道,“可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古寻看着扶苏笑了笑,“这个问题,不是现在的你该考虑的。”

  想要对行政制度下手,只有皇帝本人才能做到。

  而扶苏现在,还不是皇帝呢。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