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决问题的队伍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行的军卒扫盲、大宋军卒退役成为地方县尉风闻言事等等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都在培养解决问题的队伍。

  但是这只队伍现在缺少一个核心,缺少一个灵魂。

  “为人民…咳咳…咳咳…”赵桓赶紧打住了话头,这句不能抄。

  “官家琢磨什么呢?”赵英看着官家发呆的样子,疑惑的问道,要不要去请凌霄宫的道人看看?官家是不是招邪了,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自言自语的。

  赵桓忽然眼睛一亮,说道:“取笔墨纸砚来!”

  “干啥呀,这是……”赵英看着神神叨叨的官家,取过来笔墨纸砚和宣旨,这是官家准备提字了。

  难不成官家发呆这会儿得天人相授,又有什么了不得的领悟,要与大宋百姓分享?

  亦或者发呆这会儿又参透了什么天地之间的奥妙?

  “朕是天子对吧。”赵桓在提笔写字之前,又疑惑的问了一句赵英。

  “官家是皇帝,自然是天子。”赵英点头说道。

  赵桓点头笑道:“那就成了。”

  赵桓洋洋洒洒的写了几个大字,心满意足的看着字体,不得不说老赵家别的不行,写字那都是一等一的棒。

  “你吹水呀。”赵桓疑惑的看着赵英。

  写完字都要喷上水雾,赵桓也太懂这是为何,但是有这个规矩。尤其是这种徽宣纸,更需要如此。

  有点像洗完脸喷点爽肤水的感觉,大概就是写字要有仪式感。

  奈何赵英他腮帮子鼓鼓的,就是吹不下去。

  赵英最后把水吐到了痰盂了,闭着眼不肯说话。

  “拿去给李太宰送去。”赵桓笑着说道。

  赵英闭着眼,停顿了片刻说道:“臣不敢。”

  “诶,来劲是吧,把朕的这幅字给李太宰送去。不去信不信朕踹你!”赵桓笑骂着说道。

  他要定一个基调,而这个基调,就是给这只能够带的动的队伍,能够解决问题的队伍,人心不散的队伍,注入灵魂。

  赵英才睁开了眼,将宣纸卷好,寻思着是不是拿到御膳局烧掉更加合适一些。

  官家一时糊涂写下了这几个字,但凡是以后后悔了,他赵英岂不是首当其冲?

  左思右想的赵英,已经行了四千七百步来到了西华门之前,看到了守备森严的西华门军卒和略微有些斑驳的大门,最终叹气的出宫而去。

  李纲将官家的字放在书桌上,端详了良久,忽然开口说道:“好!好字!”

  “官家修身以正,其字如人愈发周正,笔势雄奇,姿态横生,以至出于无心,手心两忘之境,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好字!好字呀!赵都知以为呢?”

  “论拍马屁,还是李太宰厉害。厉害,厉害,咱家佩服。”赵英被李纲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听到李纲的说辞哭笑不得说道。

  他读书少,可说不出这等涛涛之词来夸赞官家。

  “某说的实话,你不懂欣赏。这墨宝拿到民间,不出五十万贯,某可不卖。”李纲笑意盎然的说道。

  “可是官家要是反悔了,要收回这副字帖,那可如何是好?”赵英有些疑惑的说道。

  “所以官家才是千年难遇之明主呀。”李纲看着字帖上的字,笑着说道。

  轮境界,李纲只能甘拜下风。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