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节 进洛阳无喜悦_狠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城内的粮食本身就捉襟见肘,来的军队越多,供应更回困难。另一方面运粮队遇到洪灾,沿途泥淖遍地,行进艰难,无法按期到达前方。

  骂归骂,赵葵是骑虎难下,唯有一条路黑到底。

  他召集诸将军议,对他们道:“官家要求我军必须进占潼关、洛阳,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诸将面有难色,赵葵不管不顾径直下令,着淮西制置司机宜文字徐敏子为监军,率军一万三千,西进洛阳。

  这道命令一出,诸将愕然,就连全子才也不以为然。

  徐敏子明知赵葵是看得他,信任他,但也脸色难看。

  机宜文字是个文官,属于参谋的性质,怎么可以独当一面呢。

  要不是赵葵以鼓励的目光看着他,徐敏子以为赵葵疯了。

  赵葵是疯了,好在他还没有彻底地疯掉,他着庐州钤辖杨谊率庐州强勇一万五千余人随军后进,作为支援。

  这回轮到庐州知府全子才脸色难看,因为赵葵尽夺其军,将他变成了光杆司令!

  好吧!你是主帅。

  全子才微叹一口气,却又松了一口气。

  叹气是赵葵一点脸都不给他,使他难堪,松了一口气是他无军一身轻,不用再负责任了。

  尽管赵葵作出了安排,但困难依然存在,军队乏粮,怎么办?

  赵葵精打细算,强令两军只带五日粮出发,用完了怎么办?

  赵葵说没有问题,到了洛阳就会有粮食补给了!

  所有的将领内心都在疯狂地吐槽,赵尚书你未卜先知,怎么知道洛阳一定有粮食呢?要是没有呢?

  看看现在汴京破落的样子,想来洛阳也好不了多少。

  军令如山倒,只好执行吧。

  徐敏子的万余军直趋洛阳,越往西行,他与众官兵心情越往下沉。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与以前一个样,于路渺无人烟,根本找不到粮食进行补给,路上顶多打些鸟兽,聊胜于无。

  与以前不同的是军队四周出现了蒙古的游骑兵,他们不阻挡大队宋军前进,只是截杀宋军的斥侯(探马),封锁宋军的侦察和消息往来。

  双方对战的结果往往是宋军不敌:战马无力,骑兵无能,在骑射方面逊色不少,败下阵去。

  “禀机宜,我军的探马都不见回来!现在我们都没有多少探马了!不能再派探马了!”军官向徐敏子禀报道。

  徐敏子深深地叹气,一筹莫展。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迹象,徐敏子虽是个文官,军事经验不多,也觉得前路危险!

  蒙古人在哪里,有多少兵力,完全不清楚!

  他的担心是对的,作为宋军西征的终点,蒙古人将首战的战场就放在了洛阳地区,集结重兵,以逸待劳,而他却懵然不知,一头撞进了敌人的埋伏圈里。

  但徐敏子没有任何办法,唯有继续前进,终于,见到了洛阳城。

  众官兵初时有点兴奋,这可是三京的最后一京了,占领它,功勋大大嘀。

  然而,越向洛阳挺进,大家的心情愈发地恐慌。

  他们看到,城外枯草丛中,时不时露出倒毙百姓的尸身,上面盖着褪了色的青黑领巾,而饥肠辘辘的乌鸦,正恶狠狠地钉食着尸体。

  再走多几步,就可见到肉已经烂掉或被吃掉的尸骨了……

  进至洛阳,城里守军是金人与汉人合起来的人员,不能称为军队,只是维持秩序而已,开了城门迎接宋军的到来。

  徐敏子率军进入洛阳,此时他们的心中,没有任何的喜悦。

  洛阳城内,到处是荒墟败砾,枯骨狼藉,路上的民众面有菜色,状似行尸走肉。

  在残留的房子的大门高处,还插着五颜六色的的羽箭,这是此前蒙古军队实施抢劫时,表示先来后到的羽前,门口插着箭的人家,大门开着,主人早不知所踪,屋内空空如也。

  到得夜里,寂无人声,磷火荧荧,出没草际,不听狗叫,到得天亮,无闻鸡鸣!

  这,就是宋军得到的洛阳!

  这还不够惨,更惨的是,军兵报来,他们与后队(杨谊)失去了联系,一直没有杨谊军队传来的消息!

  徐敏子提心吊胆,祈祷着“千万不要出事啊,千万不要出事啊!”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