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开发生物计算机的人才_我的植物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果。

  杨舟端茶送客,孟力达带着激动的心情返回云贵实验室。

  他这个级别的院士出行,自然也有安保力量守着,同时也是护送杨舟给的技术资料带回云贵。

  孟力达还将去一趟红沙滩,领取315种癌症植物的复制孢子。

  “抱歉,让你久等了。”杨舟对一个中年学者说道。

  中年学者和杨舟一样顶着个大光头,看面容也就四十几岁,他摇摇头道:“不碍事,不碍事的,杨教授是周组长说,您希望我跟着您做研究?我可以提前知道具体是要研究什么吗?”

  这名学者,就是杨舟当初让周秘书帮忙挖人的生物学家(计算机科学类别)人才。

  名叫罗真,杨舟从多方面渠道了解到,不管是大豆基因重测计划还是水稻基因重测计划,都是这位负责计算机建模处理。

  生物学现在也离不开计算机大数据。

  谷歌如今就有一个实验室,专门做蛋白质分析人工智能。

  通过超算计算,就可以模拟出蛋白质结构。

  杨舟升级系统,获得生物计算机,自然希望有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帮助。

  当然前期研究不是特别复杂,杨舟还不想拆掉生物计算机。

  “前期工作不难,主要是将各个实验室研究的生物基因录入到一起,建立一个基因代码模型,你可以理解为物理计算机当初编写系统,创建C语言类似的工作,只不过当初C语言是从头创建,但我们研究的代码语言,是生物自然进化,由大自然这双无形大手编写而成的基因代码,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杨舟郑重地问道。

  罗真听见杨舟研究的竟然是关于基因代码底层系统,顿时激动得有点浑身颤抖。

  对于一个精通计算机编程的生物学家,太清楚这句话的含义了。

  杨舟难道打算研究生物计算机?

  以前有科学家提过生物计算机的猜想,可因为对生物基因无法编辑,根本无法制造出生物计算机了。

  所以后来的发展方向成了量子计算机。

  在物理学领域,华国进展还不错,去年就传出消息,九章量子计算机取得成功。

  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

  “杨教授,您可以告诉我最终目标是什么吗?是不是打算制造生物计算机?”罗真用颤抖的声音问。

  “额,这个还早,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总结规律,不过生物计算机的确是以后的目标之一。”杨舟点头道。

  可惜不能告诉罗真,生物计算机其实已经有了,就是不方便拿出来。

  “行,我跟您干了!你说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见证生物计算机诞生,在我看来,生物计算机才是未来方向!”

  “现在的太多物理科学,其实都是重复我们生物进化早已实现的能力,比如飞机就是模拟鸟类飞行,但是鸟类在远古时期就自然进化出飞行能力,利用能量效率比我们要强太多了!”

  “而且生物进化,还进化出了我们人类这样高级的物种,就算再发展100年,也肯定制造不出人类这样完美的机器人!但,只要我们生物科技取得突破,有了生物计算机,就能够改造生物人、植物人!”罗真激动道。

  杨舟想要计算机人才帮助,是想完善基因数据库,这应该是生物科学进步的基础,他在这方面不是很擅长。

  有了这方面的人才辅助,杨舟会偶尔拿出其他基因,用超算分析基因代码。

  争取找到更多基因代码,将来可以直接运用到各种植物上,实现功能复制。

  比如,水稻的淀粉含量非常高,特别是糯米,支链淀粉含量达到了98%直链淀粉占2%,粳米(大米)中,支链淀粉占83%,直链淀粉占17%,这也是两者口感相比,糯米会显得比较黏。

  基因代码分析数据,将来可以将糯米整套植物生产系统,移植到其他植物,同样能够增加其他植物的淀粉含量。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