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1章 探究_暗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生命与非生命体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否进行繁殖后代,那么,你所阐述的元素产生的过程是否可以认为是非生命体的一系列繁衍?”

  最高行政官的话令刘翰洋一时语塞,的确,恒星就像元素的超级加工和提炼工厂,从氢氦伊始直至金银等重金属元素的产生,某种意义上不就是元素即非生命体的一系列繁衍吗?

  在此过程中,不同质量的恒星也会出现不同的生命周期,从白矮星、红巨星、超新星直至黑洞,不同的生命周期孕育出了不同的元素,而且,超大质量的恒星在核心塌陷后会为下一代恒星的诞生提供足够的物质,太阳就是在一颗更大、更古老的恒星爆炸后所形成的星云中诞生的第二代恒星。篳趣閣

  不同质量的恒星不也在更迭、“繁衍”吗?

  由此可见,在宇宙尺度下将生命与非生命体界定为区别两者的第一个条件,即“能否进行繁殖后代”就显得牵强,两者的边界也会变得模糊起来。

  除非,宇宙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

  “现在,我们来看看你对生命和非生命体界定的第二个条件:两者对外界是否会产生反应能力。”最高行政官说道。

  他语气平和,既没有举证,也没有推导,几乎是顺着刘翰洋的话而发出的提问,但刘翰洋却感觉到其每一个字都直击要害且杀伤力十足,足以让他把这个话题展开、引向更深层面的思考和碰撞。

  最高行政官的话蕴涵更深层次的含义。

  刘翰洋想到了量子力学,这个他挥洒了青春与激情的领域,也是他所擅长的领域。

  “刚才我们讨论了宇宙,讨论了宏观世界的运动规律,现在我们来聊一聊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刘翰洋猜对了,最高行政官果然将话题引向了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前者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物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

  “在与你们会面前,联络官向我传送了一份你们人类整个物理学发展的进程史,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双缝干涉实验,后续,你们人类对该实验进行了扩展和延伸,这个实验可以证明你对生命和非生命体的第二个界定条件:即“两者对外界是否会产生反应能力”是不严谨的。”

  刘翰洋想起了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共分为三场。

  第一场,让一组连续的光子通过中间两个平行的狭缝,这与托马斯·杨所做的实验相同,在后面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第二场,只让一个光子通过中间两个平行的狭缝,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后面的屏幕上同样出现了一列明暗相见的干涉条纹。

  问题来了,在仅有一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