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0章 玉麦和女人_匡扶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越陵嘿嘿一笑,道:“听说过御麦吗?”

  “御麦?”武承德讶道,“当然听说过,这东西很奢侈的,是那些达官贵人们喜爱的吃食。.org怎么,你说这个干嘛?”

  孙越陵笑道:“我来京师之前曾交代韩总管在江南大量采购御麦种子,如今韩总管已经购得上等御麦种二大车,不日即将运来京师。我求你的事呢,就是将这些御麦种子运到山西去大规模栽种,待得来年丰收之后便可获取利润,到时候我们江南联合商社与你们三十六道共分利益。”

  “栽种御麦?”武承德张大口了,一脸不可置信道,“孙哥,你不是在耍我吧,这东西能够大规模栽种?”

  孙越陵一脸正经道:“能,当然能,我还会骗你不成?否则也不会让我们商社大量采购了。这可是好东西,利润十分巨大!”说着,便将这御麦的诸般好处添油加醋对武承德说了一遍,将他忽悠的连连点头。

  其实这御麦就是后世的玉米,由西番传入大明,初时乃是进贡之物,故称为御麦,后来才被人们称为玉麦。

  孙越陵对此曾进行了一番了解,发现当时的玉麦只在山东、河南、湖北等土地肥沃的地方种植,且规模规模很小,种植出来的果实也只是当做上层人士的休闲食品,并没有深入到底层百姓、千家万户之中去。

  由此观之,这里面蕴含了大量的商机,只要能够成功大规模地种植出来,那么山西一省到了灾荒之年就不愁没有粮食来应急,那些底层百姓也不用四处逃荒成为流民了。玉麦这种作物适应环境能力极强,且产量高,就算在山西这种山地种植亦应该丝毫不成问题。

  之所以选择在山西种植而不是陕西,孙越陵也是仔细思忖过的,一者陕西从年初起就开始闹荒灾,现在运输种子过去种植为时已晚;二者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住灾民,不让他们成为四处游走的流民,这一点联合商社和志愿者协会早就在着手运作,从江南组织了几批援助队伍过去,运去了大量的梁豆和生活用品,算是暂时稳住了陕西的局势;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只要等待来年山西玉麦大丰收,不仅可以解决山西本地的荒灾,更可以辐射解决附近几个省的粮食欠收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

  孙越陵本来是打算将采购来的玉麦种子在江南大规模种植的,然后再向北方逐渐推广,但后来发现南方的百姓都不愿在田地里种植粮食,而是更喜欢种植经济作物,比如棉花、茶叶等等,所以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些粗粮转运到北方来种植,看能不能试验出一片天地来。

  武承德听孙越陵啰嗦了半天,眉头紧锁道:“我们三十六道至多算是一介商贩,若说要组织一些农夫来种植玉麦应该不成问题,可真要大规模种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