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章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_匡扶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番“钓鱼执法”的计策,终于在孙越陵的一时心软之下,宣告失败。

  这次刑场之变,朝廷方面被炸死了包括刑部司狱,顺天府推官、检校在内的数名官员,戚辽和张之奇都是身负重伤,还死伤了不少禁卫和差役。

  至于闻香会,在京师内剩余的残党基本都参与了此次劫法场,已经死伤殆尽,就连当日偷袭厉若冰的刘子孝也死在孙越陵手中,只剩下了几人成功逃走。

  要不是张之奇率领的禁卫好手们被另外一股势力缠住,恐怕徐鸿儒早就被拿下。

  遗憾的是,没能查清这伙突然冒出的人究竟属于哪一方势力,居然被他们成功撤退。这也难怪,这伙人本来就不打算和禁卫们厮杀拼斗,只是虚张声势,拖住他们,一旦情形不利,立刻就有序撤退,瞬间走的一个不剩。

  这伙人中,虽然也被杀死了几个,但是从后来揭开他们脸上蒙着的面罩看,发现这几人根本就不是京师的人,从来就没有在京师出现过,没人认识他们,也不知道究竟何方人物。

  这成了此次刑场之变中的最大迷局。

  虽然闻香会在京师的残余势力已经全部覆灭,但是这次布局,就是为了拿住妖首徐鸿儒,徐鸿儒成功逃走,立时便引发朝野震动,数名御史、言官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撺掇之下开始上奏弹劾孙越陵,历数他的罪状。

  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禁军统领张之奇亲自面圣,弹劾他临阵退缩,放纵妖人,实为妖人同党。

  这可是非同小可的罪状。

  虽然有内阁首辅和东林党人的百般维护,但此事终究惹得天子大为光火,颁下旨意,将孙越陵关押诏狱,查明原委,再肆定夺。

  当孙越陵被北镇抚司的锦衣校尉们押着前往诏狱之时,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天启皇帝当日就曾对他说过,如果他不能拿下徐鸿儒,完成差事,便会将他下狱治罪,如此看来,朱由校果然是个言出必行、说话算话的人。

  但他毕竟替皇帝挨了一掌,天启这次也给他留了面子,并没有彻底剥夺他的功名,只是将他例行关押审问而已。毕竟,朝廷中也有不少人为他说话,更有无数东林君子上书禀言,说他根本就不可能会放走徐鸿儒,一定是张之奇伤重之下看错了。

  御史黄尊素更是写了一本洋洋洒洒上万字的奏折为他辩护沉冤,在这本奏折当中,不仅将他的所有过错都开脱表正,更是痛斥了禁军统领张之奇,骂他伤重致幻、心胸狭窄、妒忌贤人、挟私报复,更说明孙越陵虽未能拿住妖首,起码也杀死了闻香会的四大会首中的刘子孝,不仅无过,更是有功,当褒奖赏赐。

  朝廷之上,各方言辞不一,互相辩驳,争的面红耳赤。

  天启终于忍无可忍,为了平息众口,便将孙越陵下狱究责,厘清对错,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