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1章 天赐贤才_穿越倚天:明尊张无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朱元璋身边的这些人,最有可能倒向他的人就只有常遇春和李善长。

  常遇春和自己的关系自是不必多提了。而李善长可以收编的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李善长这个老家伙是一棵“墙头草”。谁势强那么他就倒向谁。

  当初朱元璋势强的时候,他投效朱元璋。而朱元璋被郭子兴赶出滁州城后,他又依附于郭天叙。而郭天叙死后,这老家伙又倒向了朱元璋。

  虽然李善长此人有些摇摆不定。但他却只是求荣,但却不卖主。而且李善长的能为不亚于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此等大才不用多少有点浪费了。

  随后张无忌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这张地图,但却没有找到另外一个人的名字。

  张无忌要找的这个人自然是媲美张良的谋臣“刘基”。

  张无忌又仔仔细细的找了一遍,李善长,胡惟庸,朱升,宋濂等人一一在列,却始终没有发现刘基的名字。

  再找了一次后,还有另外一个能臣‘吕昶’的名字也未在其中。

  以青田刘伯温和翰林学士吕昶名声,他们不可能被朱元璋冷落。如果自己没有找到他的话,那就说明他们并没有投靠朱元璋。

  张无忌想到这里,望向了面前的韦一笑,他问道:“韦蝠王,你在金陵城中查探多日,朱元璋身边可有叫刘基,吕昶的谋臣?”

  韦一笑回忆了一下后肯定的回答道:“回禀教主,属下在金陵城中查探多日,凡是朱元璋身边的近臣,将领,谋士均一一列在这张图上。但其中并未有叫刘基和吕昶的。”韦一笑再度回忆了一下,确认自己没有遗漏后,他继续说道,“或者是这两人的品级不够,被属下遗漏了?”

  张无忌闻言笑着说道:“不会的,这两位先生都是世之大贤。若是真的投效朱元璋的话,他们不会被冷落。这其中无此二人,想来是二人并未落入朱元璋的麾下。”

  韦一笑是江湖人,江湖上成名的高手他无一不晓。至于这治国理政的能人异士,他就一个都不认识了。尽管他不知道张无忌说的是什么,但也只是附和着他点头。

  刘基是不逊张良与诸葛武侯的谋臣,而吕昶又是类似黄权,张昭一般的治国之臣。这两人没有投靠朱元璋,那么收拾朱元璋的难度就小很多了。

  “想必是我更改了故事线的走向,调离了汝阳王。以至于元顺帝无将可用,因此脱脱没有被元顺帝贬黜,反而受到了重用。而这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刘基没有被元廷罢官。”

  “而元廷在双将联合之下,夺回了淮河以北。以至于元顺帝觉得没有必要去劝降朱元璋等人。没有劝降,吕昶自然也没有出使金陵。自然也没有被朱元璋扣留。”

  想到这里,张无忌不由得彻底松了口气。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让这两位能臣未逢明主。可见这是上天赐给他张无忌的机会。

  不过说降这两人的计划张无忌也想好了。

  招降刘基的这件事就要交给他亲爱的敏敏去办了。

  刘伯温是赵敏的先生,熟人还是好说话一点的。刘基也并非是不明事理之人。

  他之前不肯帮助义军,只是大部分义军如黄巢一般目无法纪烂施横暴,其中对黎民的迫害不逊于元廷。以不义伐不义,他自然不会允许乱军治天下了。

  只要自己的军队符合他心中天下义军的形象,此人会倒向自己,结束战乱的。

  至于吕昶,张无忌倒是可以利用奇皇后向元顺帝进谗言,罢免掉他。趁他死心之时,再以大礼相迎,此人焉能不入自己囊中?

  本故事因为是武侠基础,增加历史人物,因为纯属虚构所以与部分历史人物有些出处。大家不要在意。

  请收藏:https://m.q000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